为切实推进我市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2月28日,苏州市初中数学第二届“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研讨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顺利举行。来自苏州大市各地的十二位教师带来了十二节精彩纷呈的项目式学习课例。
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盛灵婷老师以元宵节为背景,确定了项目式学习主题《东风夜放花千树·灯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灯彩的历史文化。相城区漕湖学校吴晓锋老师以奥运会会徽为载体,培养学生抽象——推理——应用的核心素养。
东沙湖实验中学葛善成老师以电脑支架为载体,从实用性与美观两个角度研究电脑支架。常熟市梅李中学谭秋漪老师围绕着聚“文”、聚“基”、聚“高”、聚“梁”、聚“型”五个子任务展开,在感受聚沙精神的同时,发现聚沙塔的形态美、结构美和理学美。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赵晓燕老师以虎丘塔作为研究主题,从测量倾斜角度和研究虎丘塔呈正八边形平面的合理性出发,在跨学科融合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魏玉华老师以西博文物“撒金折扇”为载体,从扇子的前世今生、扇子与几何学、扇子与统计学、扇子与运动学、扇子与美学五个子项目展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
太仓市双凤中学张君翔老师以稻田为载体,带领学生探究用割补法求稻田面积,用统计学估算稻田亩产,最后设计稻田图案。张家港市第二中学王伟老师以乐器为载体,探究音律中的函数关系。
星海实验初级中学徐峤老师以苏州市独具风格的建筑——苏州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几何、光影、文化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吴中区独墅湖中学王丛丛老师研究了彩陶中的数学韵味,从寻陶之史、赏陶之型、研陶之纹、绘陶之精、算陶之比、做陶之乐六个方面展开。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李雪琼老师带领学生探访瑞光塔,通过平面镜成像、影长相似和仰角俯角等各种方式测量了瑞光塔的高度。苏州湾外国语学校李欣老师通过折纸,带领学生们搜集信息深入了解了古希腊三大作图问题。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项目介绍与专家汇报,由苏州市初中数学教研员陆红力主任主持。首先由两位现场课的老师徐峤、赵晓燕分别从选题缘由、实施过程、师生感受三个环节对项目进行介绍,通过两位老师的介绍,我们充分感受到她们对项目式学习的深入理解,结合了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项目式学习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打造具有人文关怀、跨学科融合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李利教授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开设了专题讲座,她点明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技能和观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专家汇报的同时,我校开展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评优课。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陆政、星海实验初级中学薄凯磊两位老师进入园区初中数学优秀课(教龄四年内)第三轮总决赛,两位老师围绕“渔网中的数学”展开跨学科教学。陆政老师从三皇时期的结绳记事引入,以动手操作展开对“网”的研究。薄凯磊老师从捕鱼的生活场景引入,抽象成几何图形,研究平面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延伸到立体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平面和立体的联系。园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王晓峰教授对两节课做了简要点评,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精彩纷呈,陆老师向外走,展现了学科的融合和谐,薄老师向内走,凸显了数学的智慧魅力。
组稿:陆坚清
图片:伏荣
一审一校:许昌军
二审二校:黄丽
三审三校:戴小驹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